Skip to content

社會性林業(Social Forestry)

人類是與森林共同演化的,森林的高度複雜性,每一個元素與成員對整體系統來說,都具備高度的功能性以及獨特的角色,人類對他理解有限,也不停的受她的啟發,森林要用什麼代名詞稱呼呢?她、他、祂?如果,人類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生態復育,一個都會人類住久了,不知不覺就變回一座森林,那會如何呢?人類的確在努力的思考當中,其實,也不得不思考了。

混農林業(agroforestry)

聯合國推動混農林業已經很久了。

混農林業是土地利用系統和技術的總稱,其中多年生木本植物(喬木、灌木、棕櫚、竹子等)與農作物和動物經過設計,以某種形式的空間或時間順序,安排在同一土地上面。在混農林業的系統中,不同組成部分之間存在著生態和經濟上的相互作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CC BY-SA 4.0
DEFI-Écologique – DEFI-Écologique
Maïs et châtaigners en agroforesterie en Dordogne.

混農林業是一種動態的、以生態為基礎的自然資源管理系統,通過在農場和農業景觀中整合樹木,使生產多樣化和持續化,為各級土地使用者增加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混農林業對小農戶和其他農村人口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提高他們的食物供應、收入和健康。農林業系統是多功能的系統,可以提供廣泛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效益。

混林農業目前有三種主要類型:

  1. Agrisilvicultural 是農作物和樹木的結合,如巷道式種植或家庭菜園;
  2. Silvopastoral systems 將林業和在牧場、牧地或農場上放牧馴養的動物結合起來;
  3. 這三個要素,即樹木、動物和作物,整合成一個系統。

由於混農林業整合了多種自然成分,目前還處於傳統和現代的十字路口,因此,它勢必要匯集了來自不同知識領域的人:農學家、動物護理專家、景觀規劃師、森林學家、經濟學家、土壤分析家等等。這種學科的多樣性當然是一種優勢,但其複雜性也是一種挑戰,特別是在協調和溝通方面。

食物森林(Food forest)

樸門崇尚的是多年生系統(perennial system),模仿的最主要對象就是「森林」。若是說樸門永續設計有什麼終極設計的想像,那大概就是設計一座像森林一樣,依照大自然運作,生生不息,以採集為主要活動的食物森林。

Robert_Hart_%28horticulturist%29.jpg
羅伯特.哈特(Robert Adrian de Jauralde Hart)1997

談食物森林,必須要先要提到的是這位在英國溫帶森林園藝的先驅~羅伯特.哈特(Robert Adrian de Jauralde Hart)

「食物森林(food forest)」一詞的源頭,要算是從他開始的,他在 1960 年代創造出「森林園藝(edible forest gardening)」的理論,並在自己的農場從一個 0.12 英畝的果園中創建了一個示範森林農園。

Robert 是一個嚴格的生食素食主義、園藝以及樸門永續領域的傳奇人物,他學習森林的方式,種植自己食用的堅果與蔬菜。

樸門永續設計的創辦人 Bill Mollison 在 1990 年代遇見他,並且花了許多時間跟他一起研究森林以及森林如何生生不息。Bill 採用了森林園藝的理論,並把他們納入 Permaculture 的設計框架裡面,而他的學生也在 1990 年代中期,開始出版食物森林相關的書籍並且把食物森林了理論用在樸門農場的設計裡面。

其中,Geoff Lawton 在 2008 年拍攝了一部談食物森林影片,突然間,「食物森林」就像野火一般蔓延開來!

社會性林業

樸門永續設計究竟怎麼看待林業與農業?結合或是分離?其實,樸門提出的是「社會性林業」。

對樸門永續設計來說,社會性林業不是關於創造商品或是工作機會,而是一種轉型到簡單、在地、永續生存的運動。

根據 Tom Ward(美國樸門永續設計運動的第一代講師與設計師)的估計,北美洲從事「改變」工作的人約有 30%,他們散佈在各處。歷史上,當一個社會 5% 的人共同努力改變什麼事情,就能帶來極大的成效。

樸門擔心社會性林業被片段的使用成為一種商品的設計,缺乏系統性的眼光與作法。「當一個系統,有太多的能量進入,就會產生鉅變,能夠處理原本能量的系統現在變得不足,於是各種力量競爭,變得混亂(Chaos),直到可以處理各種能量的新系統出現。而最微妙的是混亂的邊緣,是一種高生產力的狀態,所有事情都在軌道秩序上以最好的效率進行,但是這種狀態已經非常接近的混亂的臨界點,但是沒人知道系統何時會跨過那個臨界點?什麼時候大混亂會來臨?例如,全球化目前即瀕臨混亂邊緣,但是生產力非常高,一切看起來OK,沒人知道它何時會崩潰。(2015, 黃瓊儀)」

要讓大家用整體系統而不以眼前日常事物來思考是很困難的事情,這之間的鴻溝就好像高深的物理學(如量子物理學)和基礎物理之間的一般,一般人著實很難從基礎物理一下子跳到量子物理。

從系統觀點,在全球化處於混亂邊緣的節骨眼,去重新平衡系統,relocolization 是非常重要的。對樸門設計,或是所有的設計都是「因地制宜的」。

樸門提醒有三個看似同意詞,但有細微差別的重要詞彙:

  • conservation 指保護什麼東西(protect something);
  • preservation 指保存,讓事情或事物不要產生變化(holding change);
  • restoration 指修復、回到原先的狀態(fix something back to it’s former condition)。

「這其中細微的差異卻帶來不同的方向取徑,不管在博物館、古蹟保存、還是自然保育上,這是三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2015, 黃瓊儀)。」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

談到了修復(restoration),回到原先的狀態,那就必須要了解先前的狀態是長得什麼樣子?這部份,就必須回到原住民族的故事當中去追尋,透過解讀這些故事當中的生態含意,加上現有的研究成果,相互補足,才不致於迷糊的崇古,或者重蹈覆轍。

再生農業(regenerative)

在 2009~2012 年因為氣候變遷的議題浮上檯面,對於食物生產體系,產生了一個整合型的思維運動,其中,再生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努力,它包含:

  1. 整體性管理(Holistic Management)
  2. 關鍵線農耕(Keyline Farming)
  3. 混林農業(Agroforestry)
  4. 活的土壤(Living Soils)
  5. 恢復式農業(Restoration Agriculture)
  6. 趨合農業(Syntropic Farming)

1 thought on “社會性林業(Social Forestry)”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