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書籍:mycelium running(菌絲快跑)

More about Mycelium Running

今天開始讀這本書《Mycelium Running – How mushrooms can help the world》。這本書是 2011 年我參加 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PDC) 時,一位美國來藉同學「隨傑」介紹的。這本書主要在介紹「真菌(fungi)」,真菌當中的「擔子菌類」[參考真菌分類]

之所以要讀這本書,是因為 Khao Kwan Fundation (KKF) 製作微生物菌來改善土壤,加速有機質分解,這樣的作法可以讓土壤迅速改善,並且進而提供非常多的肥料給作物。不過,KKF 只有講「微生物菌」,不過,到底有是什麼微生物菌卻沒有說明。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是我需要的資訊,」~先了解菌絲(mycelium)的自然網絡。另外第二部分的 mycofiltration & mycoforestry。

  • Mycofiltration 是討論使用菌絲來抓住並減少淤泥(silt),並且捕捉河川上游的污染物(contaminant)。
  • Mycoforestry 則討論用菌絲和蘑菇(mushrooms)來改善森林的健康。


微生物的領域真的非常複雜,我還在幼稚園階段,目前只能慢慢摸索前進。我鎖定的工作方向會是了解可以迅速分解有機質釋放化學養分的「放線菌(actinobacteria)」。有關放線菌的介紹有幾處,我先留存:
「放線菌在自然界分佈廣泛,主要以孢子或菌絲狀態存在於土壤、空氣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機物豐富、呈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中數量最多。放線菌只是形態上的分類,不是生物學分類的一個名詞。有些細菌和真菌都可以劃歸到放線菌。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線菌的代謝產物所致。」[1]

「細菌與絲狀的真菌由於許多形態及其它生裡上的差異,被分為截然不同的兩類。然而,界於此兩類之間,卻有一過渡性微生物,那就是放線菌(actinomycete or actinobacteria)。放線菌是單細胞的微生物,可以產生細長,分枝的菌絲,此菌絲能夠進行分段(fragmentation),或再分(subdivision)而成為無性的孢子(asexual spores)。單獨的菌絲(hyphae)在外表上與真菌的菌絲相似,可是直徑卻只0.5~1.2μm,但也有與細菌細胞相似大至 2.0μm 者,不過與真菌菌絲的直徑 5~10μm 相較就小了許多。

放線菌除了以營養的方法(vegetative means)繁殖外,有些可產生無性的孢子,叫做分生孢子(conidia),但是放線菌並沒有所謂的有性孢子時期。
放線菌與真菌,特別是不完全菌(fungi imperfecti),有四點很明顯的關係存在;(1)較高等放線菌具有類似黴菌(mold)的完全分枝的菌絲。(2)許多放線菌和真菌一樣可形成棲息於空中的菌絲及分生孢子。(3)放線菌在液體培養基中培養,並不會像細菌般地造成混濁,反之,卻表現出明顯的塊狀。(4)若把某些放線菌放在完全不加限制的優良條件下生長,其生長速度並不像一般細菌成指數(exponential)的增加,而是立方的(cubic)增加。
放線菌的生存方式是腐生(saprophytic),可是有些卻可導致植物、家禽甚或人類發生疾病。放線菌在其棲息地既可以孢子,又可以菌絲的形態存在,一旦土壤中孢子萌發,可導致菌數激增。
放線菌多數是處在孢子時期,孢子對於不適的環境具有抗力,能在菌絲不能生存的環境下繼續維持生命。但是放線菌的孢子對熱的抗力不如細菌的內孢子來得大,且不活動的孢子之致死溫度也只高於菌絲數度而已。」[2]

另外,有一個說法是「目前農業上甲殼素(幾丁質)一個重要的應用之一在於輔助放線菌的作用,甲殼素有助於放線菌的繁殖,也就是說甲殼素有助於強化放線菌的效用,彼此有相輔相成的效果。」[3]

另外,有一個網站叫做 fung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