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放線菌的中文資料

一些放線菌的中文資料。老實說,我現在還搞不清楚 actinobactreia 和 actinomycetes 有什麼不一樣。不過最近找到的幾個中文資料,先把他們記下來:

放線菌 http://www.51140.com/view/21535.shtml 這篇看起來是最完整的,但是來是不好讀,錯字很多,也些段落讀起來,斷斷續續。

放線菌的開發與應用(南開科技大學)這是一份挺淺顯的簡報,可以參考。

另外,在介紹微生物菌的時候,常用到的兩個名詞:革蘭氏染色(Gram Staining)& GC 含量。

革蘭氏染色

革蘭氏染色(Gram Staining)是用來鑒別細菌的一種方法,細菌細胞壁上的主要成份不同,利用這種染色法,可將細菌分成兩大類,即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這種染色法是由一位丹麥醫生漢斯·克里斯蒂安·革蘭(Hans Christian Gram,1853 年-1938 年)於 1884 年所發明,最初是用來鑑別肺炎球菌與克雷白氏肺炎菌之間的關係。革蘭氏染色的對象是細菌的細胞壁。染色後的細菌可在顯微鏡下更好的觀察,以便於區分。不同的細菌在該染色法的作用底下反應不同,藉以區分成為兩類:

  • 革蘭氏陽性細菌,胞壁染色後呈藍紫色
  • 革蘭氏陰性細菌,染色後呈紅色。
  • 這是辨別細菌種類的一個重要特性,對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很有幫助。

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對抗生素的反應並不一樣。通過抽取樣品醫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5分鐘左右)確定細菌的革蘭氏性質。這樣,醫生就可以迅速的給病人注射抗生素,而不需要等待通過細菌培植得到的化驗結果,這往往需要幾天時間。

GC 含量

GC 含量是在所研究的對象(例如放線菌)的全基因組中,鳥嘌呤(Guanine)和胞嘧啶(Cytosine)所佔的比例。一種生物的基因組或特定 DNA、RNA 片段有特定的 GC 含量。在 DNA 鏈中 G 和 C 是以三個氫鍵相連,而T和A則是兩個氫鍵相連的。氫鍵的多少體現連接的能量,氫鍵多的不容易被打斷。在雙鏈DNA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A/T)之比,以及鳥嘌呤與胞嘧啶(G/C)之比都是 1。但是,(A+T)/(G+C)之比則隨DNA的種類不同而異。GC含量愈高,DNA的密度也愈高,同時熱及鹼不易使之變性,因此利用這一特性便可進行DNA的分離或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