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

最近收到一個農村再生計畫的演講邀約,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發表的一篇文章。這麼多年,到底我們為後繼的世代預備了什麼樣的回鄉知路?

過去半個世紀的台灣擁有一個世界少有的優勢,那就是高等教育普及。10 年之內,有一群迥異於當下的老農民,擁有中、高等教育,受過平均 20 年各種完整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出身農家,或是羨慕農村生活的族群即將退休,他們很可能會選擇回到農村。

本文轉載自:小地方新聞網〈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2009 年
作者:陳建泰(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意中心研究員)

最近一連串針對行政院提出「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所引發的討論,除了顯示台灣的農村發展仍有一群用心關懷的人之外,也暴露了一個嚴重問題:對於台灣農村,我們嚴重的缺少想像力。

我個人對於這次的「農村再生條例」持反對立場,同時,我也想問,這些學、經歷,知識過人的官員、委員,怎麼總是把農村、生態當做形容詞,也不願意面對常態的人性與農村社區群眾的運作。其實,我不相信他們不聰明,我深信背後有我們看不到的其他動機。

這篇文章,我不試圖去伸張社會公義,而是寫給關心台灣農村未來的人。我們真的幫了忙嗎?還是只是喊一喊,讓自己良心過得去?

除了批判還有什麼?

各位關注台灣農村未來的朋友們,大家引經據典,對草案條文層層剖析,不時的引用國外案例與法規,然而,看來看去,總是跳不出草案所佈下的框框。這是一份從未面對台灣「農村近未來」的法案,極度缺乏想像力,充滿商業資本邏輯的思維(business as usual),它太容易讓人把,「富麗」農村跟炒地皮連在一起,它是治療台灣農村的一帖差勁的藥方,而我們卻花所有時間去解析這分錯誤的藥方,所得到最大的成效,無非是要行政院撤回這帖方子。

但是,撤回了這帖方子,下一個帖子就會是對的嗎?我們可以提的出更好的藥方嗎?

台灣怪異的解題思維

您難道沒有發現嗎?執政當局希望解決台灣農村的破敗問題,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當局(其實我們也一樣)並不是凝視著台灣的鄉村,仔細斟酌的想著「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解決」、「轉個角度看看」、「將時間前後拉伸幾年,去想像看看」,反倒是匆匆看一下台灣農村,擷取隱約、模糊的形象,然後,就迫不及待的引用國外經驗,明明台灣是的問題是圓形缺口,我們就用力的在外頭尋找,然後,巧遇一個 12 邊形的柱子,就額手稱慶的感謝天地,往缺口裡面塞。這其實是一種不自覺的偷懶、沒有自信的行為。

我們以為引用歐盟的作法來對照,就會更有權威?我們不是歐洲人,從泥土到人都不一樣。若是我們還以為引用先進國家的解藥可以就台灣,那看看台灣的教育改革就知道,怎麼改都改不到「父母」與「華人社會價值期待」這些環節!

更多先進科學文明合宜的介入

首先,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反智、反文明,人類已經努力了這麼多時間,付了這麼多昂貴的代價所累積出來的文明資產,必須珍惜。我相信這些文明是可以幫助台灣農村的,而重點在於適切的「介入」,要適切的介入,需要的就是廣泛、多元與深入的知識。

舉個例子:人體工學理論已經行之有年,但是只見健身房的跑步機每年更新機種,但是台灣的鋤頭已經 100 年沒有任何改變;羞赧的程式設計師過去不曾直接接觸客戶,現在已經有合宜的訓練與團隊運作可以讓工程師與客戶面對面溝通,但是對於農人如何直接面對消費者,減少中間盤商操弄,到現在還沒有個合用的模式。

其實,你可以想見,若是將許多已經發展成熟的理論或是方法,用之於農村,好好的調校,找出合理、合宜與農村結合的方案,這些文明成就將帶給農村很大的幫助,除了上述的人體工學之外,還有:能源科技、生態科技、環保、機械、藝術美學…各種理論都可以為農村帶來很大的幫助,只是很可惜的,當農村要使用這些文明成果的時候,要不是它付不起錢,就是有善意的專業人士熱心的協助,但終因不是當事人,投入的時間精力有限,或是考慮未顧及問題的全面性,有時未蒙其利,倒先蒙其害。

上流社會使用跑步機的人負擔得起人體工學專家設計與研發的經費,使用鋤頭的人經濟規模太小,設計研發可不是慈善事業。農具改良,要應用到頂尖的人體工學專家的能量,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很幸運的,使用農具的人本身就是人體工學專家。每個農村可以用到的專業知識領域,面臨的問題都大同小異~用不起最好的人與技術,甚至是根本對這些技術或理論一無所知。

一個可以發表論文的農村

我們暫時跳開現實,想像這樣一個農村情況:台灣種植西瓜的農人總是面臨這樣的景況:西瓜豐收的時候,價格就差,颱風豪雨成災的時候,價格誘人,卻沒有瓜賣。 一個擁有經濟學學位的瓜農找了幾個受過完整市場行銷、資訊技術與物流管控訓練的瓜農,在他母校的教授指導下,花了一年的時間,發表一篇《因應台灣地區氣候之西瓜供應分析》論文。而農村產出這樣探討自己面對問題的研究論文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同時期發表的論文還有《西瓜生態種植的最佳化設計》這份論文試圖給西瓜田畫出一個最合理植物群落安排、動線以及灌溉水路,讓產量逐步提昇、勞力投入逐年遞減,外部資源依賴越來越少。

這有可能嗎?

蘊含豐富知識的力量

因著農村、農業本身獨特的屬性,不論在那種社會制度下,即便身負社會戰略安全根本的糧食產出,卻掌握極少的自主權、資源、知識與人才。農村要改頭換面,若總是要外求優質的技術與人才,那是行不通的,要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農村補強教育,使之足以與文明技術接軌,這樣的成本更是高昂。然而,當我們把農村改造與台灣的工作生涯生態結合的時候,解決方案似乎呼之欲出!

過去半個世紀的台灣擁有一個世界少有的優勢,那就是高等教育普及。10 年之內,有一群迥異於當下的老農民,擁有中、高等教育,受過平均 20 年各種完整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出身農家,或是羨慕農村生活的族群即將退休,他們很可能會選擇回到農村。若是妥善將他們導入農村,他們所蘊含的知識能量將 可以促使一個可以自我學習、獨立研究、擁有寬廣知識,能夠自由運用人類文明的農村誕生。

而可喜的是,在台灣,這樣素質的大軍資源是源源不絕的。

修築知識入鄉的道路

當然,即使沒有任何的預備,這些人也將回去,但卻沒有共通的願景,各憑本事,渡過自己人生最後的老年生活。我真的認為,與其現在要投入 2000 億來進行農地重整,不如將這些錢用來為他們預備道路。把路鋪好,將來這些人會把錢、人脈、知識…等等各樣的資源帶進去農村,並且經營農村,怎麼算都經濟。

要怎麼為這些即將帶給農村改變的人預備道路,很直覺的,我們必須了解這群人:首先是體能與健康必須維持,其次、他們需要資訊,並且習於與社會脈動連結,第三、他們多數不懂農作。因此,需要預備的事情就逐漸清晰了。底下是我認為應該著力的幾個預備工作:

一、開發新一代的農具

試著想像,下田務農與上健身房一樣,可以鍛鍊肌力、雕塑身形。將帽子、鞋子、衣服、褲子重新思考,什麼樣的質料、樣式最合適於農務時穿著,實用又符合風尚。使用的工具如何符合人體使用,不會造成傷害,並且省力,新農法是否需要新農具配合。

當然,務農專用的保養品與保健醫療設備也是重要的開發項目。

二、佈建永續能源的農村網路設備

不可避免的,網際網路將會隨著這些人回到農村,網路將會是他們串連、學習與外界聯繫的重要管道。過去的農舍只是放置農具、農藥肥料的地方,將來的農舍還要兼具資訊集散的功能。可以引進太陽、風力能源技術作為田野網際網路所需的能源,來克服地形、佈線等等的相關限制。

三、建構導引式農業知識資料庫

台灣目前對於農業知識庫的建立已經有不少成果,也很活躍,這是令人欣喜的現象。只是這裡我更要提的是一種導引式的農業知識庫,也就是透過網路技術的協助,讓一個完全不懂如何種菜的人,也可以在恰當的時間,獲得確切的指導。例如:他可以依著節氣,在一週前收到一封下週應該做什麼農務的郵件提醒,而當天會在提醒一次。而當一個人拿到一株植物時,他可以很快的上網比對,獲得完整的植物相關知識。

只不過,這個資料庫的前提是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建構內容。

四、建立農作、農地監控與資訊收集機制

去年(2008)年中,台大國發所杜震華教授曾為文《以電腦化擺脫菜土菜金》建議台灣透過「農業網路化」,好讓農民跳脫年復一年地應驗農產價格的「蛛網理論」:漲價→超種→跌價→減種→再漲價→再超種……

其實除了產品價格的監控,台灣目前的農作總面積有多少,土質狀況如何,當季某種作物的種植面積,預計產量如何…一套農作、農地監控與資訊收集的機制將成為台灣農村的神經網絡,讓它運作更協調,修復更確實。

五、建立想像台灣未來農村的平台

舉辦長期性的「台灣農業近未來系列講座」,邀請各領域的專家,與已經實際在農村的工作者,面對面討論各種議題,科技運用以及國際上各種案例,透過這個例行性 的論壇,建立一個台灣農村發展的探索前哨站,讓人才、技術、社會現況、農村永續…各式各樣與農村相關的面向都在這裡交融與呈現甚至。創辦刊物、建立網路上的 channels,出版書籍…等等。

另外,其實也可以鼓勵大家共創一些屬於台灣農村的科幻小說,讓大家對台灣農村的想像,可以更具體,討論起來,更活靈活現。

讓風起雲湧的思潮帶領台灣農村的發展

我想我這篇文章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創見,我只是認為,我們已經沒有農村再讓我們隨意揮霍作測試,就像一顆鑽石,沒有想清楚就動鑿,到最後,想要琢磨已經沒有鑽石可以雕塑了。謀定而後動的道理很簡單,但是如何「謀劃」就是重點所在。

我們當務之急,不是要動手改善農村外貌與既有運作模式,反倒是需要更多的保持農村的現況,思考充分的可能性,模擬,規劃。預備好入鄉的道路,讓有心回鄉的人更堅定踩出腳步,讓許多關心農村的人對農村有正確的想像。

想想當年我們即將從學校畢業,我們的腦中不是會浮起一幅清晰的社會景象,讓您看到,您的所學將會和這個社會如何接軌?盼望不久的將來,即將從職場畢業,或是對農村有所憧憬的人,將會有一個具體、清晰的農村景象,讓他知道,他應該如何投入鄉村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