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 2019-02-15 清晨回覆「社區糧倉」Line 群組的內容,放在這裡備份。)
好為人師不好
很多年了,我一直很排斥作為一個「老師」教東西給別人,我比較喜歡「討論(有時是爭辯)」與「分享」。有一個古老的蘇菲哲學的故事,說著不對勁的老師,有比魔鬼更強大的作怪能力。底下的話,請大家當成我的一些資料「分享」。
社區糧倉小組是為了推動 CSA 存在
大家終於討論到生計、健康的食物、健康的土地與種植的方法了,這是這個群組設立的最初想法。為什麼要談「社區協力農業(或說是社區支持行農業,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生態農業」以及「適切科技」?大規模慣行農業造成全球的土壤、生態、水源嚴重破壞,貢獻大量的溫室氣體,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沒有理由在繼續加入這樣的行列,走向小規模家庭式的生態農業,有辦法可以讓地球降溫以及餵飽全世界的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多年前也有完整的研究報告出爐了,無論您想要務農,或是獲得健康的食物,這是我們應該支持的路子。
通路
關於通路,再強大的通路也改變不了農民收入偏低的景況,最主要的原因是:農民賣的是糧食,不是跑車。當糧食被視為一個具有普遍性需求的「商品」時,為了社會的安定,執政當局有義務讓這樣的「商品」便宜到每個人都可以負擔得起。
農法
關於各種的農法,最大的公約數(都認同的事情)就是把土壤照顧好,一切都好辦。土壤要好,最不具爭議的作法就是「增加有機質」。有機質的來源有動物性的與植物性的。若是您的水田可以讓青蛙蚯蚓活著,一個夏天下來,數十萬的青蛙會在您的田裡誕生,死去,他們不會吃你粒肥料;利用雜草與作物的殘株覆蓋土壤也是台灣有機農業專家建議的復育土壤的方式。
肥料
關於肥料的使用(化肥與有機肥都一樣),它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往往,我們從表象觀察的時候,有些因果是錯置的。一棵植物的根不是都一樣的,有吸水的,有吸收肥料的,有儲藏與支持功能的,我們把許多礦物質(肥料)溶到水裡,澆灌給植物,這時候,吸水根會藉著葉面水份蒸散的吸力,把養分跟水一起吸收進來,造成植物吸收過量的鹽份,為了避免細胞的崩壞,這時,植物必須吸收更多的水,所以看起來水嫩的蔬菜,比較適切的說法是「水腫的蔬菜」。肥料的使用,也是人為的干預了土壤當中微生物與植物根部的共生系統,不適當、過度的干預,我們會失去微生物強大的幫助力量。
身土不二的科學驗證
「健康的食物」這個概念也是一個迷思,牛奶不管檢驗報告指出有多少的營養成分,對於無法吸收的人來說,都是沒有用處的。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人類肚子裡面的生態系統若是與食物生產地區的土壤生態系統越接近,人的身體在不同的時節吃著當季的蔬菜是最能讓人身體健康,並與自然調和的。所以,健康的食物應該是當季的食物、產地生態環境跟你的肚子生態環境相調和的地方種出來的,近年來又重新風行的「身土不二」談的就是這樣的概念。但是,我們現在在都市,到菜市場,買五樣菜,就來自五個地區,有的用化肥、農藥,有的是溫室,有的是不同季節種的、有的…,這樣,我們肚子的生態系統會很難適應,即便我們的肚子已經發展出因應的方法,但是,我們還是應該讓肚子負擔更少些。
合作經濟
保護土壤、水源、友善的耕作,更廣泛的農民(小農)合作是必要的,合作社的原則與概念,應該是核心中的核心,但是很可惜的在農村再生與地方創生上面,卻沒有太多的著墨。
關於生態、土地、食物、社區、種植、氣候變遷、可食地景、都市農耕、養雞…要談的東西很多,我想還是歡迎大家如果在新竹附近,就到幻象基地來坐坐,也可以參與課程,也可以參與合作農場。
幻象合作農場,是我們協會今年度的一個試驗計畫,有機會再跟大家報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