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w.w. > CSA > 社區糧倉工作小組

社區糧倉工作小組

什麼是「社區糧倉」?

它指的是在城鄉交界,一個一個由社區的家庭所支持、共同承擔風險的生態農場。我們稱這種農場為社區協力農場(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Farm, CSA)。 農場本身並無法完全供應都會所有的食物,但是它們會成為都會糧食的匯集地,並且是整合都會支持健康食物、健康環境以及公平分享永續環境力量的重要據點。

一個都會的糧食需要除了主食、雜糧、蔬菜,還需要油脂、蛋、乳、肉與水果。想像一個都會,若是可以在最小的範圍內達到自給自足,那麼,它的糧食來源分布也許可以用「圖一:都會糧食圈模組」規劃。

城市糧食供應模組
圖一:都會糧食圈模組

在這個規劃中,我以同心圓的方式,把都會本身當做樸門永續設計裡的第 0 區,城鄉交界(puri-urban)是第 1 區,發展 CSA 農場,種植蔬菜;郊區(suburban)是第二區,負責主食、雜糧、油脂的供應;里山(日語 satoyama,指的是山與平原的交界處)是第三區,發展小規模的畜牧場、果園;奧山(日語 okuyama,就是我們稱的後山)提供微生物與農務所需的相關資材。

仿照樸門永續設計的分區慨念所設計出來的都會糧食供應模組
圖二:仿照樸門永續設計的分區慨念所設計出來的都會糧食供應模組

為什麼要成立工作小組,有什麼任務?

起初,這個小組的任務是訓練團隊成員擁有規劃生態農場、嫻熟社區協力農場運作的人;未來,它的任務是陪伴社區協力農場的成立與初期的運作。

建立安全的都會糧食供應體系,所仰賴的是都市與農村的共榮。以目前的台灣來說,支持友善耕作、生態保育、健康糧食…等等,力量最強大、概念最完整的族群,絕大部分都居住在都市,但是,傳統商業思維(business as usuall)的糧食產銷體系就像一道高牆,將這個偉大的力量維阻在都會內部,無法讓支持的力量透通到真正的糧食產區與生態資材供應區。因此,我們需要創造另類(alternative)的食物供應體系,釋放都會的力量。我認為這是都市農耕與社區協力農業的社會性核心價值所在。

首先,我請大家想像一個都會被 CSA 生態農場環繞的景象,生態農場與周遭的稻田、雜糧田、畜牧場、果園緊密的連結著,以最靠近都會的 CSA 農場作為這些糧食的匯集地,然後每週把多樣均衡的食物送到社區。這樣一來,社區的支持力量,自然就會遍滿都會的周遭,沒有中間商的介入、以認識代替認證,社區認識自己的農民、農地以及食物的種植方式與處理過程。

然而,這幅景象要實現的關鍵在於是否有充裕訓練精良的優秀農民,而且要有陪伴這些優秀農民創造農場的育成中心(incubator center)。這就是為什麼要有社區糧倉工作小組的原因。

誰合適參與?

我們希望尋找對於自然、土地有高度的認同感,喜歡種植,觸摸泥土,認同農村脈絡裡的禁忌、禮節,喜歡與人相處的夥伴。我們喜好知識密集的生態農業,因此,我們的同伴要熱愛學習與分享。如果您是甫從職場退下的高手,我們更是歡迎,因為我們需要您大量的時間與熱情的投入。

社區糧倉工作小組的訓練內容?

第一,小組夥伴需要學習「樸門永續設計」以及社區協力農業;第二、要學會共同腦力激盪,訂定計畫與行動方案;第三、要學習駭客與運動精神。

(未完待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