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的 2 號軌道碳觀測站(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 2,OCO-2) 提供最完整的數據集追蹤大氣二氧化碳 (CO2) 的濃度,這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動力。每天,OCO-2 測量地球表面反射的陽光,以推斷乾空氣柱(dry-air column )平均 CO2 混合比,並提供約 100,000 次無雲觀測。儘管有這些進展,OCO-2 資料仍有許多缺口,例如: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或是雲層或氣溶膠太厚而無法擷取 CO2 資料的地方。為了填補缺口,並為科學與應用使用者提供空間上完整的產品,OCO-2 資料被同化至 NASA 的戈達德地球觀測系統 (GEOS),這是一個複雜的建模與資料同化系統,用於研究地球的天氣與氣候。GEOS 也會參考衛星觀測到的夜間光線和植被綠度,以及每小時收集到的約 100 萬個天氣觀測資料。即使沒有直接的 OCO-2 觀測,這些資料也能幫助科學家推斷 CO2 混合比,並提供更多關於衛星無法看到的 CO2 捲流高度的資訊。OCO-2 和 GEOS 共同創造了一幅最完整的 CO2 圖畫。
本頁面的可視化圖片以三維方式顯示大氣層,並強調二氧化碳在一年中的累積情況。每年,全球的植被和海洋吸收了約一半的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服務,減緩了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累積速度。然而,科學家自 1950 年代以來在地面站追蹤發現,地球每年仍有約 2.5 ppm 的二氧化碳存留在大氣中,濃度穩步上升。
體積可視化(volumetric visualization)從 2020 年 6 月開始,顯示模型的所有全球 CO2 值。模型的所有 3d 單元都是不透明的,顯示出一塊實心的數據磚。在 2020 年 6 月期間,較高的 CO2 值凝聚在赤道帶附近。到了 2020 年 7 月中旬,可視化降低了大氣中 385 ppm 至 405 ppm 之間較低 CO2 值的不透明度,使其變得透明。這些較低值往往位於大氣層的較高位置。如此一來,離地面較近的較高二氧化碳濃度就會被突顯出來,揭示出全球範圍內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季節性移動。在六月至九月期間(北半球的夏季),全球的 CO2 濃度往往最低,因為北半球的植物會透過光合作用積極吸收大氣中的 CO2。在北半球的秋季和冬季,由於呼吸作用,大部分的 CO2 會重新釋放到大氣中,因此可以看到 CO2 的累積。到了 2021 年 6 月和 7 月,植物會再次從大氣中吸取二氧化碳,但濃度仍明顯較高,與前一年幾乎透明的顏色形成對比。
二氧化碳的每日的變化在地球上最大的森林中顯得很明顯,例如: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和非洲中部的剛果雨林。這些雨林的快速脈動是由於晝夜循環所造成的;植物在白天太陽出來時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然後在晚上停止吸收二氧化碳。除了強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累積之外,這張可視化圖片還顯示了全球溫室氣體問題是如何相互關聯的。NASA 觀測與模型的獨特結合,在協助科學家追蹤二氧化碳增加的情況,以更好地瞭解其對氣候的影響方面,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內容出處: NASA SVS | Global Carbon Dioxide 2020-2021 for Hyperw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