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2017-08-03,4 兩天在高雄 Fight K Church 上課的內容。
一個已經運作多年的農場,她應該如何更上一層樓?一片什麼都沒有的土地,我們如何開始動手規劃?這一個訓練課程,目標在於將一個農場社區化,讓社區的朋友也能夠享受這個農場的美好,並且參與農場的運作。
這堂課,我建議農場的經營者與可能參與的社區朋友可以一起來參與。
時間 | 第一天 | 第二天 |
9:30-11:20 | 樸門永續設計的倫理與原則
樸門永續設計都被誤認為是一種農法,其實,這並不正確,他真正的面 目是一套規劃可持續生活環境、文化的設計方法,它除了合適用來設計田野, 也適用於規劃都會社區的活動、空間與景觀。這堂課我們說明樸門永續設計 的倫理與原則。 |
Make Enzyme
酵素有很多的好處,這個個簡單的介紹,讓您很快可以自己利用廚餘、果皮製作酵素。 |
11:30-12:30 | 分區與區位分析
樸門永續設計裡面,對於基地的分析,很仰賴兩個設計工具:第一個稱為分區(zones),第二個就是區位分析(sector analysis)。 「分區是一個管理基地能源(量)的方法,包括:人、機器、廢棄物、家庭燃料與社會關係。」 那麼區位(sector)就是關注來自自然、野外這些源自外部,會通過基地的能源(量),包括:太陽、風、野火、洪水。
|
香蕉圈與厚土種植(課堂)
這堂課是整個計畫的核心整合設計案例,凡是接觸過樸門永續設計的朋友都知道香蕉圈與厚土種植法,也知道怎麼做,不過這堂課會深入的把它們的設計考量以及思考跟大家分享。 |
12:30-13:30 | 午餐 | 午餐 |
13:30-15:00 | 健康的土壤
研發「魔術種子」是小事,大事是何處尋沃土?這是瑞士籍 1995 年「世界糧食獎」得主赫林所言:「最重要的事,是土壤要好,否則,最好的種子 撒在沙石上也沒用。」這堂課會說明土壤的角色與對生命的重要性,會提及與微生物、有機質、肥料、腐質土以及雜草、作物的關係。
|
適切科技是什麼?
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 AT),是一種以當地脈絡(local context)為考量的科技發展(或設計)。這個脈絡包括:地理環境、生態、文化、社會倫理、政治經濟,此外,也要容易取得、合理價格的材料。 適切科技的進駐是經過周延思考,與在地人文地理環境處於共生的狀態,因此技術的使用,在不破壞環境和地景的情況下,得以永續的被運用,並且其效益可直接回饋予使用者。 這堂課將會告訴大家如何做「科技引入評估」。 |
15:00-17:00 | 微生物菌與肥料(這堂沒有上)
這堂課主要介紹泰國米之神基金會(Khao Kwan Foundation, Thailand) 採菌、保存與製作微生物菌水的方式。另外,也介紹使用微生物菌水來製作 簡易的「伯卡西」肥料(借用 EM 菌的詞),以及青草液肥的製作與運用。 |
Climate Justice NOW!
氣候變遷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台灣的夏天,曾幾何時,早上八點已經是攝氏 30 度高溫。 |
專題報告:生態社區的設計~高雄橋頭農場與 Fight K. Church
8/4 18:30~19:30 報告人:陳建泰
材料預備
微生物菌與肥料:
- 豆渣 20 公斤、
- 米糠 20 公斤、
- 糖蜜 1 桶(25 公斤裝,或是黑糖 10 公斤)、
- 20 公升的水桶 3 個。
厚土種植法:
- 瓦楞紙箱 5 個(厚紙板)
- 大量的雜草、廚餘、
- 各種菜苗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