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綠色企業大老鄭董事長在 2011 年冬至拜訪工研院,在聽完工研院的簡介與最新技術研發成果報告之後,院長邀請鄭董事長冒著微微的寒風,循著今年剛完成的生態廊道,參觀工研院今年完成的10 個共生生態圈,其實這是鄭董事長此行的真正目的。同行的除了鄭董事長公司的張姓技術長之外,並沒有其他的陪同人員,走出簡報室的時候,
院內的接待同仁親切的替兩位嘉賓戴上 ID 項鍊,並告訴他們,如果喜歡那個生態圈,要讓 ID 項鍊在那裡感應一下,就像在臉書上按「讚」一樣。
一行三人,就像劍橋學院裡面,白髮教授領著兩個年輕學者邊散佈,邊討論學業。雖然節令已經是冬天,但是,生態圈裡面一樣綠色盎然,不過,小動物都冬眠去了,顯得有些安靜。鄭董事長靜靜的觀察風中的一草一木。「徐院長,這些小型風車安裝的真是好巧妙啊,還有這麼大的高麗菜,不怕被偷拔走啊!」鄭董事長打趣的問。
院長二話不說,隨手就拔了那顆高麗菜,並拿出識別證,在一個不起眼的木盒子上方晃了一下,隨即打開木盒子蓋子,用手指點了「採收完成」,面對這突然的舉動鄭董事長還沒回神,徐院長又拔了一把韭菜,口中唸唸有詞說:「鄭老,這韭菜今晚煮湯圓。」
倒是張技術長似乎有些失落,他心理真正想的是「這個徐院長,口風真緊,工研院的技術三言兩語就帶過」。
﹍﹍﹍
晚餐:鄭董的家
鄭夫人:「參觀工研院,院長送高麗菜和韭菜!你確定你不是到農研院?」
鄭董:「農研院都還沒開張哩,我怎麼可能走錯。」
和著韭菜細細的品嚐著冬至湯圓,鄭董事長兩眼發光,嘴上吱吱的唸著「工研院啊!工研院」。
這位綠色使者似乎看到這塊土地上永續發展蓄勢待發的力量。
﹍﹍﹍
夜晚:張技術長正在處理郵件
(工研院來信)
張技術長您好,
非常高興您今天參觀我們的院區的生態廊道,十分盼望今天您所參觀的共生生態圈讓你印象深刻。10 個生態圈當中,您給了 7 個生態圈「讚」,以下是應用在這 7 個生態圈的相關技術完整介紹以及取得的方式,無論是可移轉技術或者專利,您都可以跟信件中的技術服務人員聯繫。
(七個生態圈完整的技術內容…)
另外三個生態圈(xxx、xxx 與 xxx)沒能讓您感到興趣,我們會更加努力。
我們期待您再次的來訪。
﹍﹍﹍﹍
原來我錯怪徐院長了,工研院果真是大氣度的單位,這些資料遠比我當場記的筆記更完整詳細。
(信件 CC 研發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