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寫了第一版農場的系統,今天改版。我的建議是一個農場都需要這些系統,無論有多少人,每一個系統都可以逐步調整、優化。底下所說的系統只的是:
- 含有兩個元素以上的集合;
- 元素之間有密切的關係;
- 能以整體方式共同完成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我建議的六個農場子系統:
- 人造設施(Built environment):人造設施指的是資材室、動物房舍、能源設施、生活設施、籬笆、棚架、通道、動線維護。一個農場應該留意人造設施的經營與研究,並蒐集可以使用的資料,如:生態廁所、雨撲滿、太陽能以及適切科技的相關資訊。
- 灌溉系統(Irrigation system):灌溉系統指的是:水池、水路、集水區、馬達、給水管路、水塔…等等。一個農場應該留意農場的土地如何可以擁有穩定的水源,因此,如何需要蒐集並且研究雨水收集,排水道的規劃與施作,保水、節水的機制…。
- 樹木與果樹系統(Trees & Orchard system):樹木&果樹系統是指農場的所有木本植物既有或希望形成的體系。在農場裡面,最重要的是看顧所有的果樹修枝、搭支架、栽種…,然後開始研究果園的經營與運作,如:四季的果樹、栽種、修枝、嵌插…。另外,邊界的圍籬作物規劃、防風林建立、燃料與設施的資材生產。
- 雜草&蔬菜(Weed & Vegetables):一個農場應該了解並認識農場內的雜草,建立相關的資料,規劃菜畦的建置位置與建置方式。建立農場四季可以種植的蔬菜清單,並且了解育苗與種子保存技術。
- 動物系統(Animal system):動物系統指的是農場飼養的動物之間以及與環境之間所形成的體系。一個農場需要著重於蒐集資料並研究農場需要什麼動物,可以帶來什麼功效,需要做什麼樣的設施,動物飼料的取得、種植以及相關的飼養技術。農場常見的動物就是雞、鴨、鵝、羊、蜜蜂…等等。
- 生物多樣(Biodiversity):本小組關注農場的生物多樣性議題,橫跨昆蟲、微生物與植物三個領域。在農場裡面,負責微生物菌採菌、製作、肥料、酵素、蟲害、雜草抑制工作,研究植物群(plnat giuld),避忌作物、共伴作物…。
Source: 社區.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