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非洲荒原打獵的獵人,到先進國家的頂尖科學家、工程師,若是他們的人生當中有什麼共同處,那不外乎就是大家都將自己努力付出的一部份用來換取足夠的糧食。每個活人的維生需求,都會與糧食連結,透過糧食需求的連結,將會串起整個人類世界,這就是所謂的糧食網絡。
一個睿智的社會,理應看到這樣的糧食網絡,並且小心翼翼的維繫這個糧食網絡的健全與穩定。本課程希望邀請學校的家長、師生透過利用學校既有的校地與土地資源,學習如何照顧土地,學習自然,促進學校環境的多樣性,讓自己與生態連結,同時從中獲得健康的食物。
這次課程的實作部分,我們會建構曼陀羅圖樣之花菜園(mandala garden)、螺旋花菜園(Spiral Garden)、鎖眼花菜園(Key-hole)等;對於土壤的照顧,我們將會介紹微生物的培養,並將微生物引進農園裡面,並且利用微生物來製作肥料,另外也會朝「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e)」的方向來設計農園與校園。
生態農園的設計會依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系統化的原則與思維,這次的課程,我們也會介紹「適切科技(Appropriated Technology)」這個主題,思考如何為一個生態農園設計一個考量嚴謹、注重現地脈絡、可負擔、易於維護並且對環境衝擊最小的科技運用。
這次課程包還六堂課,上課時間為隔週週六上午 9:00~16:00 :
- 樸門永續設計介紹:認識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包含樸門的倫理與設計原則。
- 閱讀基地:告訴學員如何確定基地的方位,觀察一個基地的日照~太陽在四季的升起與落下。另外也會介紹,如何採土、送驗與解讀。包括帳量、水質土質的檢驗以及設計一個小農園所需要思考的因素。
- 活的土壤:探討土壤的角色與對生命的重要性,說明微生物、有機質、肥料、腐質土以及雜草、作物的關係。
- 微生物與肥料:介紹 KKF 的微生物菌培養方式,並且利用微生物菌製作肥料與運用到農園的技術與理論。
- 樸門設計的厚土種植法說明與實作:介紹樸門的厚土種植法,讓您的作物擁有保溼、保溫、防止沖刷並且有效抑制雜草的生長環境。
- 社區協力農業生態農園與可食地景:介紹什麼是 CSA 社區協力農業,讓大家看見,自己建立城鄉交界的社區協力農場是可能的。
參考資料:
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學習參考:
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學習參考:
- http://en.wikipedia.org/wiki/Appropriate_technology
- http://www.appropedia.org/Portal:Appropriate_technology
樸門永續設計設計原則圖例來源: www.holmgren.com.au
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e)學習參考:
- http://ediblelandscape.co.uk/
- http://wasatchgardens.org/resource/edible-landscaping-and-permaculture-conce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