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w.w. > 南部愚人節的農學工作坊

南部愚人節的農學工作坊

高雄很熱,從空中看下來的大都會沒有美貌,只有發燙的水泥。

繁華的都會,似乎與農業扯不上關係,不過,都會的綠化、社區的花園與家中的盆栽,從生態農業 know-how 出發,將可以發展一種全新的風貌。

您可曾經想過:都會的保麗龍菜箱、塑膠的花盆徹底被廢棄棧板所做成的植床取代的樣子?可知道,在高雄都會,可以種植可吃的食物做裝飾,而且不用天天澆水?大樓的頂樓可以不需要做任何防水工程,就可以很快變成可看、可吃的生態園子?當這些事情都發生了,空照圖上的高雄會改變容貌,投射到頂樓水泥地上的陽光不再帶來室內酷熱,而是滋養園子的能量。

這,如何發生?這是愚人節的農學工作坊要告訴您的。

課程關鍵的概念~毛細植床(Wicking Bed)

「毛細植床」乃是澳洲人 Colin Austin 特別為乾旱的地方所設計的一種省水的高架式菜畦,幾經在地的改良,以環保回收料材製作,再以田土、生物炭以及腐植土按比例混合作為基土,上面以厚土種植法模擬自然的演替、覆蓋稻草、雜草、樹葉或菜葉後,可直接種植的菜箱。

這種菜畦在台灣的都會地區,可以蒐集雨水,回收中水,並且利用這個菜畦上方厚厚覆蓋的雜草或稻草,覆蓋家中產出的廚餘。

更多有關於 wicking bed 的好優點與缺點,我們在工作坊都會做詳盡的說明。本次的工作坊,盡量使用回收資材,因此參加人員如果方便,每人請協助蒐集 5 個 2L 的牛奶寶特瓶(右圖)

課程內容:

※ 2018-03/31 下午 1:30~5:30:觀念篇 – 認識生態農業與厚土種植法

※ 2018-04/01 上午 8:30~12:30:案例篇 – 都會造土~零廚餘的三部曲

※ 2018-04/01 下午 1:30~5:30:實作篇 – 動手實做毛細植床(wicking bed)

 新竹市士林社區活動中心頂樓原貌  直接舖設回收棧板
 加上簡易的籬笆  一個月後

案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