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w.w. > Permaculture

Permaculture

可食森林園藝目錄

我發起了一個讀書會,因為,對大部分的華人來說,「到底什麼是食物森林?」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望文生義的階段,或者,僅僅掌握著碎片般的知識,不停地打造一座又一座掛著食物森林看板的草叢。

Read More »可食森林園藝目錄

三寶工作坊:仿生菜畦、生態池&廚餘箱

同一個設計,做成三種不同的功能,彼此幫補,成為一個循環生態系統。我們稱它為仿生菜畦,一個把循環經濟、減緩都市熱島與韌性社區就地實踐的計畫。

不過,我們初步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跟大家介紹一個在都會地區,在家自行處理廚餘的方法,您一定會問到:臭味怎麼辦?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解決了,敬請您來參加工作坊,讓我們向您仔細的報告!

從頭到尾,就是這一張設計圖。

Read More »三寶工作坊:仿生菜畦、生態池&廚餘箱

巴黎千分之四的倡議

因應氣候變遷,法國在 2015 的 COP21 巴黎氣候峰會上,提出「千分之四倡議」,認為只要每年提高土壤碳素含量達 4‰ (0.4%),就可以有效減緩氣溫的上升,而透過各種農業的措施,應該可以達到該目標。主要的做法在於強調生態有機農法,來增加土壤含碳有機質。(郭華仁[1])

Read More »巴黎千分之四的倡議

社區糧倉倡議

「社區糧倉」指的是在城鄉交界,一個一個由社區的家庭所支持、共同承擔風險的生態(合作)農場。我們稱這種農場為社區協力農場(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Farm, CSA)。 農場本身也許無法完全供應都會所有的食物,但是它們會成為都會糧食的匯集地,並且是整合都會支持健康食物、健康環境以及公平分享永續環境力量的重要據點。

Read More »社區糧倉倡議

社會性林業(Social Forestry)

人類是與森林共同演化的,森林的高度複雜性,每一個元素與成員對整體系統來說,都具備高度的功能性以及獨特的角色,人類對他理解有限,也不停的受她的啟發,森林要用什麼代名詞稱呼呢?她、他、祂?如果,人類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生態復育,一個都會人類住久了,不知不覺就變回一座森林,那會如何呢?人類的確在努力的思考當中,其實,也不得不思考了。

Read More »社會性林業(Social Forestry)

3 個適切科技工作坊

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 AT),是一種以當地脈絡(local context)為考量的科技發展(或設計)。這個脈絡包括:地理環境、生態、文化、社會倫理、政治經濟,此外,也要容易取得、合理價格的材料。

Read More »3 個適切科技工作坊

我為何不輕易使用生物炭

台灣和網路上的主流聲音,談到生物炭,總是只有正面的聲音。生物炭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也很有用,對減緩氣候危機也是有幫助,它可以再民生、能源…上面發會很大的功能,然而,使用生物炭用在土壤改良,卻有很多值得再三省思的地方,因此,除了在隔絕的區域要進行試驗,基本上,我是不會輕易使用它。如果您想看長的故事,底下這兩篇論文可以閱讀:

Read More »我為何不輕易使用生物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