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善用大數據,改寫農村曲

相對於製造業,物聯網運用在農業上遭遇的問題有三,分別是對農業的價值不清、農業人力素質較低、附加價值較低,以致於農業對物聯網有如隔岸觀火。Climate Corporation以龐大的氣候土壤資料提供快速的主動理賠和栽培決策管理服務;而 Freight Farms 則以貨櫃式作物生長空間,提供完全封閉式的統合到位設備,並將生長資訊傳到經營者的智慧裝置,作為控制的決策依據。

看了這篇文章,我只能說,工研院 IEK 對於農業的本質了解太少,簡單搜羅一些次級資料,就希望把它與物連網啦一啦關係。文中談到的兩個案例,第一個是保險,這是對於大規模農企業才有機會搞的;第二個案例是控制,這是對於設施農業才有機會搞的,恰恰這兩個農業發展方向都充滿爭議。

There is nothing so useless as doing efficiently that which should not be done at all.

Read More »善用大數據,改寫農村曲

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

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 AT),是一種以當地脈絡(local context)為考量的科技發展(或設計)。這個脈絡包括:地理環境、生態、文化、社會倫理、政治經濟,此外,也要容易取得、合理價格的材料。除了因地制宜的特點,適切科技無須投入眾多的勞力和資源,即可輕易操作及維護,是門檻很低的技術,因此在低度開發及開發中國家被廣泛的使用,同時也可運用於已開發國家的鄉村或資源較匱乏之地區。另外,適切科技的進駐是經過周延思考,與在地人文地理環境處於共生的狀態,因此技術的使用,在不破壞環境和地景的情況下,得以永續的被運用,並且其效益可直接回饋予使用者。

Read More »適切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

青草液肥的製作與使用~謝慶芳

註:這份資訊來自於宜蘭 BD 農法讀書會社群的 Thompson 老師。他提到一個順勢療法的概念,也許可以參考(但不保證正確):土地跟人一樣,是一個小宇宙。人體可以透過疫苗來讓免疫系統辨識(recognise)外來的病菌加以抑制;土地透過這樣的雜草液肥,是否也可以喚醒土地的「免疫」系統,產生對抗雜草的機制。這我沒有答案,純粹寫下來。

因為在 1700 海拔的鎮西堡製作,這份配方我會基於資材的取得做些調整(紅字部分):

  1. 準備 200 公升的圓形塑膠桶一支,多樣性雜草 60 公斤,將其切做 2~3 段,晒約 4 個小時後放入桶內,加糖蜜 6 公斤,黃豆粉 2 公斤,森林微生物 2 公升。

青草液肥是將田間雜草及作物殘株,如:田埂雜草、蘆葦、茅草、狼尾草、布袋蓮(壓碎曬乾),筊白筍葉、甘蔗葉、田菁、太陽麻、埃及三葉草等浸泡於水中直接製成,或添加少量油粨類、米糠、黑糖及綜合性有益微生物等,使其發酵製成之天然液體肥料,如能按照自己農場本身雜草來源與作物之需要,酌於調整配製,妥善使用,將可獲得意想不到之效果。Read More »青草液肥的製作與使用~謝慶芳

謝慶芳,台灣有機農業的導師

轉載自:[論壇存檔] – 花花世界 – 生活花卉園藝論壇

提起謝慶芳,有機農業界的農友都知道這位「謝技正」。因為就是他,找出了糖醋液與木醋液的妙用,才讓有機農業變得可能!

  糖加醋的結果,不但可以讓植物體生長快速、更加強健,又可增強抵禦病蟲害的能力。如果還是出現病蟲害,就再噴灑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如果再不行,就使用大蒜加辣椒!……

  這些步驟聽起來好像是在開玩笑,但事實上,這正是謝技正研究有機栽培二十餘年的精髓所在。即使他已經從農業改良場退休,這些微小的微生物菌仍是他持續關心的大事。Read More »謝慶芳,台灣有機農業的導師